2014/03/20
世界上十種最棒的奶酪
埃曼塔奶酪Emmental
奶酪質感和外皮都比較堅硬,它的外形最大的特點就是有氣孔,這是發酵過程中氣泡造成的變化。果香味濃,口味刺激。可以製作奶酪火鍋或配以口感濃鬱的紅酒,比如波爾多的梅多克(Medoc)。
營養成分: 每30克含200卡路裏熱量、0.03克碳水化合物、13克脂肪、7.5克蛋白質。
赤郡奶酪Cheshire
有點脆,看起來像綢子一樣絲滑,聞起來有點酸酸的味道,仔細嚐嚐還有點鹹。如果再搭配西紅柿一塊享用,味道就更棒了。
營養成分: 每30克含113卡路裏熱量、0.03克碳水化合物、9.4克脂肪、7.1克蛋白質。
博斯沃思奶酪Bosworth Leaf
由山羊奶製成的博斯沃思奶酪有著奶油般的質地,吃起來也不會像有的奶酪味道刺激。如果你沒有完全適應奶酪的口味,那你可以先嚐嚐博斯沃思奶酪。
營養成分:每30克含80卡路裏熱量、0.27克碳水化合物、6.3克脂肪、5.6克蛋白質。
斯蒂爾頓奶酪Stilton
最初斯蒂爾頓奶酪的發源地在英國愛爾蘭東部的郡,但卻在斯蒂爾頓大賣,也因此得名。現在斯蒂爾頓奶酪受到英國法律的保護,隻允許在萊斯特郡、諾丁漢郡和德貝郡這三個地方生產。斯蒂爾頓奶酪是世界三大藍紋奶酪之一,味道比較濃烈。如果你不喜歡酸辣口味的奶酪,那你可能很難理解為什麼有人對斯蒂爾頓奶酪喜愛得瘋狂。
營養成分:每30克含100卡路裏熱量、0.03克碳水化合物、8.1克脂肪、6克蛋白質。
切達奶酪Cheddar
切達奶酪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奶酪之一,質地較軟,顏色從白色到淺黃不等,味道也因為儲藏時間長短而不同,有的微甜(9個月)、有的味道比較重(24個月)。切達奶酪很容易被融化,所以也可以作為調料使用。
營養成分:每30克含123路裏熱量、0.03克碳水化合物、10.3克脂肪、7.5克蛋白質。
卡爾菲利幹酪Caerphilly
它是一種威爾士全脂白幹酪,口感溫和、有點鹹。最開始卡爾菲利幹酪被威爾士的礦工們當作鹽來食用,當他們在炎熱的礦井中汗流浹背地工作時,身上總會帶些卡爾菲利幹酪。它不僅可以和葡萄、蘋果一塊食用,還能作為調料或搭配香腸食用。
營養成分:每30克含125卡路裏熱量、0.03克碳水化合物、10.4克脂肪、7.9克蛋白質。
紅列斯特奶酪Red Leicester
紅列斯特奶酪的顏色有點像胭脂樹的果實,呈黃紅色。嚐起來像牛奶一樣純滑,味道也比較溫和、香醇。
營養成分:每30克含120卡路裏熱量、0.03克碳水化合物、10.1克脂肪、7.1克蛋白質。
薩羅普藍紋幹酪Shropshire Blue
這種柔軟的、橙黃色的奶酪被認為是赤郡奶酪的一種, 奶酪中藍色的紋路是因為在製作的過程中,一種鋼製的模具被用於奶酪上,用來讓空氣進入,當奶酪經過6>8周發酵後,模具周圍的藍色印記就被留在奶酪上了。薩羅普藍紋幹酪吃起來很簡單,隻要把它磨碎,拌著沙拉就可以吃。
營養成分:每30克含105卡路裏熱量、0.03克碳水化合物、9.1克脂肪、7.8克蛋白質。
文斯勒德奶酪Wensleydate
白色的文斯勒德奶酪吃起來絲滑、甘美,如果配合蒜、小紅莓一塊食用味道更佳。平時,搭配蘋果派、水果蛋糕吃,還是一道不錯的飯後甜點。
營養成分: 每30克含113卡路裏熱量,0.03克碳水化合物,9.5克脂肪,6.8克蛋白質。
薩默塞特奶酪Somerset Brie
法國人偏愛的薩默塞特奶酪吃起來口感溫和,如果想要品嚐到薩默塞特奶酪的純正香味,最好買來就馬上食用。吃的時候最好搭配蔬菜沙拉、葡萄、或面包一塊食用。
營養成分:每30克含92卡路裏熱量,0.2克碳水化合物,7.2克脂肪,6.6克蛋白質。
生計
苦,才是人生;
痛,才是經歷;
累,才是工作;
變,才是命運;
繁,才是世情;
簡,才是生活;
獨,才是成熟;
忍,才是歷練;
容,才是智慧;
靜,才是修養;
忘,才是福氣;
舍,才是得到;
做,才是擁有;
學,才是知識;
謙,才是提升;
執,才是成功;
惜,才是佈道;
愛,才是慈悲;
循,才是超脫;
念,才是當下。
痛,才是經歷;
累,才是工作;
變,才是命運;
繁,才是世情;
簡,才是生活;
獨,才是成熟;
忍,才是歷練;
容,才是智慧;
靜,才是修養;
忘,才是福氣;
舍,才是得到;
做,才是擁有;
學,才是知識;
謙,才是提升;
執,才是成功;
惜,才是佈道;
愛,才是慈悲;
循,才是超脫;
念,才是當下。
你的好對別人來說就像一顆糖
你的好對別人來說就像一顆糖,吃了就沒了;你的壞對別人來說就像一個疤痕,留下就永久在。這就是人性。我們只能把握自己內心的純潔,記住別人給我們的糖而非疤痕。這樣的世界才是我們真正想要創造的世界。
你會溝通嗎?
1.與老人溝通,不要忘了他的自尊。
2.與男人溝通,不要忘了他的面子。
3.與女人溝通,不要忘了她的情緒。
4.與上級溝通,不要忘了他的尊嚴。
5.與年輕人溝通,不要忘了他的直接。
6.與兒童溝通,不要忘了他的天真。
一種態度走天下,必然處處碰壁。
2.與男人溝通,不要忘了他的面子。
3.與女人溝通,不要忘了她的情緒。
4.與上級溝通,不要忘了他的尊嚴。
5.與年輕人溝通,不要忘了他的直接。
6.與兒童溝通,不要忘了他的天真。
一種態度走天下,必然處處碰壁。
優雅轉身
慢慢的才知道:人這一輩子,要經得起謊言,受得了敷衍,忍得住欺騙,忘得了諾言。慢慢的才知道:堅持未必是勝利,放棄未必是認輸,與其華麗撞牆,不如優雅轉身。給自己一個迂迴的空間,學會思索,學會等待,學會調整。人生,有很多時候,需要的不僅僅是執著,更是回眸一笑的洒脫。
人會長大三次
「
人會長大三次。
第一次是在發現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時候。
第二次是在發現即使再怎麼努力,終究還是有些事令人無能為力的時候。
第三次是在,明知道有些事可能會無能為力,但還是會儘力爭取的時候。
」
人會長大三次。
第一次是在發現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時候。
第二次是在發現即使再怎麼努力,終究還是有些事令人無能為力的時候。
第三次是在,明知道有些事可能會無能為力,但還是會儘力爭取的時候。
」
中產階級工作消失的真相
中產階級工作消失的真相
【經濟日報╱社論】 2014.03.20 03:52 am
在全球化浪潮下,已開發國家M型化社會加速與遭逢無就業復甦時,總怪罪於新興市場的崛起,
進而產生各種悲觀的想法,甚至興起貿易保護主義。
然而,當杜克大學教授N. Jaimovich與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教授H.E. Siu(以下簡稱J&S)
發表以「既是趨勢,也是循環:
就業兩極化與無就業復甦(The Trend is the Cycle: Job Polarization and Jobless Recoveries)」
為題的研究,深度解讀21世紀的就業市場轉變後,打破了這個幾近共識的歸因邏輯,引起國際重量級財經媒體的高度關注。
J&S指出,美國近10幾年所面臨的M型化社會,實肇因於就業市場發生兩極化現象,
亦即例行性(routine)工作逐漸被機器替代,導致工作的屬性逐漸向知識性非例行性〈Non-Routine Cognitive)
及人力性非例行性(Non-Routine Manual)工作集中。
由於例行性工作是中產階級勞工賴以為生的工作型態,以致於這類工作逐漸消失時,
勞工的薪資分配就會發生兩極化現象,進而產生所謂的M型化社會,貧富差距相應拉大。
與過往各界對M型化社會認知不同的是,J&S指出例行性工作消失,多集中在每一次景氣衰退期,
之後即便景氣復甦,這些工作也已被更具效率的機器取代,形成工作類型被階梯式消滅的過程,
一如2001年及2009年美國所出現的兩次無就業復甦現象。因此,他們認為在科技進步下,
M型化現象的擴大既是一個趨勢,也是一個循環。
就業兩極化與無就業復甦的現象不僅發生在美國,全球各地都有類似的情況,
台灣也不例外。依J&S定義,民意代表、專業人員、主管及經理人員屬於知識性非例行性工作;
技術員及助理專業人員、農林漁牧生產人員、機械設備操作工及銷售工作人員等歸類在例行性工作,
而服務工作人員則視為人力性非例行性工作。以此對照台灣就業結構可知,
2011~2013年台灣知識性非例行性工作、例行性工作及人力性非例行性工作占總就業人口平均比分別為15%、75%及10%;再就這三類工作的平均薪資來看,2003~2012年台灣知識性非例行性、例行性、人力性非例行性工作的平均薪資,分別為新台幣61,386、34,577及25,074元,顯見中產階級的勞動者為台灣社會結構的最主要構成要素。
與美國情況相同,台灣在過去20年間的每一次經濟衰退時,例行性工作都出現過永久性消失,
而之後景氣復甦所創造出的工作,多屬於M型化的兩端。如2001~2013年台灣例行性工作消失達5%,
但人力性非例行性工作與知識性非例行性工作分別增加14%及27%。
由於減少的工作型態是勞動市場占比最大的區塊,而部分增加的工作則屬於M型的兩端,
使貧富差距拉大成為台灣民眾的共同記憶。
事實上,此趨勢對政府制定政策具有重要的意涵。過去,政府可在景氣衰退時,
透過財政刺激政策或寬鬆貨幣政策創造就業,待景氣復甦後,民間部門的勞力需求就會提高,
政府激勵政策即可退場。但在上述的趨勢下,這樣的政策效力已大減。因為,
消失的工作機會早被更具生產力的機器所替代,再也回不來了,政府即便提供各種誘因,
讓企業暫時增加例行性工作,但當優惠一結束,企業仍舊會選擇利用新技術等較有效率的經營方式,
使這些工作機會走上消失一途。
由此可知,科技的快速演變,使就業市場正經歷一場不容扭轉的無聲革命,
政府與民眾都需要認清它、適應它,並做出改變。對政府而言,應改變目前行政資源配置,
降低反景氣循環在政策組合中的比重,將更多資源投入改進教育與產業界銜接不順的問題、
輔導結構性失業者學習新技能,使勞動人力升級,避免長期失業的現象惡化;對個人而言,
則應改變過去的「熟能生巧」、「經驗就是一切」的工作思維,
積極培養個人創造力與發掘自己的特殊性,提高個人的生產價值,才能夠應對當前高度變化的社會結構。
【2014/03/2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2014.03.20 03:52 am
在全球化浪潮下,已開發國家M型化社會加速與遭逢無就業復甦時,總怪罪於新興市場的崛起,
進而產生各種悲觀的想法,甚至興起貿易保護主義。
然而,當杜克大學教授N. Jaimovich與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教授H.E. Siu(以下簡稱J&S)
發表以「既是趨勢,也是循環:
就業兩極化與無就業復甦(The Trend is the Cycle: Job Polarization and Jobless Recoveries)」
為題的研究,深度解讀21世紀的就業市場轉變後,打破了這個幾近共識的歸因邏輯,引起國際重量級財經媒體的高度關注。
J&S指出,美國近10幾年所面臨的M型化社會,實肇因於就業市場發生兩極化現象,
亦即例行性(routine)工作逐漸被機器替代,導致工作的屬性逐漸向知識性非例行性〈Non-Routine Cognitive)
及人力性非例行性(Non-Routine Manual)工作集中。
由於例行性工作是中產階級勞工賴以為生的工作型態,以致於這類工作逐漸消失時,
勞工的薪資分配就會發生兩極化現象,進而產生所謂的M型化社會,貧富差距相應拉大。
與過往各界對M型化社會認知不同的是,J&S指出例行性工作消失,多集中在每一次景氣衰退期,
之後即便景氣復甦,這些工作也已被更具效率的機器取代,形成工作類型被階梯式消滅的過程,
一如2001年及2009年美國所出現的兩次無就業復甦現象。因此,他們認為在科技進步下,
M型化現象的擴大既是一個趨勢,也是一個循環。
就業兩極化與無就業復甦的現象不僅發生在美國,全球各地都有類似的情況,
台灣也不例外。依J&S定義,民意代表、專業人員、主管及經理人員屬於知識性非例行性工作;
技術員及助理專業人員、農林漁牧生產人員、機械設備操作工及銷售工作人員等歸類在例行性工作,
而服務工作人員則視為人力性非例行性工作。以此對照台灣就業結構可知,
2011~2013年台灣知識性非例行性工作、例行性工作及人力性非例行性工作占總就業人口平均比分別為15%、75%及10%;再就這三類工作的平均薪資來看,2003~2012年台灣知識性非例行性、例行性、人力性非例行性工作的平均薪資,分別為新台幣61,386、34,577及25,074元,顯見中產階級的勞動者為台灣社會結構的最主要構成要素。
與美國情況相同,台灣在過去20年間的每一次經濟衰退時,例行性工作都出現過永久性消失,
而之後景氣復甦所創造出的工作,多屬於M型化的兩端。如2001~2013年台灣例行性工作消失達5%,
但人力性非例行性工作與知識性非例行性工作分別增加14%及27%。
由於減少的工作型態是勞動市場占比最大的區塊,而部分增加的工作則屬於M型的兩端,
使貧富差距拉大成為台灣民眾的共同記憶。
事實上,此趨勢對政府制定政策具有重要的意涵。過去,政府可在景氣衰退時,
透過財政刺激政策或寬鬆貨幣政策創造就業,待景氣復甦後,民間部門的勞力需求就會提高,
政府激勵政策即可退場。但在上述的趨勢下,這樣的政策效力已大減。因為,
消失的工作機會早被更具生產力的機器所替代,再也回不來了,政府即便提供各種誘因,
讓企業暫時增加例行性工作,但當優惠一結束,企業仍舊會選擇利用新技術等較有效率的經營方式,
使這些工作機會走上消失一途。
由此可知,科技的快速演變,使就業市場正經歷一場不容扭轉的無聲革命,
政府與民眾都需要認清它、適應它,並做出改變。對政府而言,應改變目前行政資源配置,
降低反景氣循環在政策組合中的比重,將更多資源投入改進教育與產業界銜接不順的問題、
輔導結構性失業者學習新技能,使勞動人力升級,避免長期失業的現象惡化;對個人而言,
則應改變過去的「熟能生巧」、「經驗就是一切」的工作思維,
積極培養個人創造力與發掘自己的特殊性,提高個人的生產價值,才能夠應對當前高度變化的社會結構。
【2014/03/20 經濟日報】
節能席捲,2013年F1將改用1.6升四缸渦輪增壓引擎
| ||||||||||||||||
| ||||||||||||||||
在一片節能風潮席捲之中,高耗能、耗油的賽車運動也紛紛正視環保議題。方程式賽車的最高殿堂Formula 1 (F1,一級方程式賽車) 也逐步採取相對動作,不僅實施長效引擎政策,同時也陸續削減引擎排氣量,在2006年時由原先的3.0升V10自然進氣引擎改為2.4升V8自然進氣引擎。日前,FIA世界汽車運動理事會 (World Motor Sport Council, WMSC) 通過一項重大決議,在2013年時F1將使用1.6升直列四缸渦輪增壓引擎。
在Max Mosley掌管FIA期間,F1為了縮短大小車隊間的實力差距,想盡各種辦法限制各車隊的預算上限,其中引擎動力與空力套件的發展成了Mosley眼中的主要目標。在引擎動力上,不僅於2006年捨棄了由1995年後所採用的3.0升自然進氣引擎,改用2.4升V8自然進氣引擎,同時限制引擎轉速最高不得超過19,000rpm,並且逐步限縮引擎的最高轉速至2010年賽季的18,000rpm。而2007年賽季結束前夕,FIA世界汽車運動理事會 (WMSC) 更宣布F1的引擎發展將自2008年賽季開始凍結開發10年,讓F1的引擎科技在2008年賽季開始前便已受到限制。
雖然由2008年開始實施引擎凍結發展政策,然而,在環保節能的風潮之下,WSMC通過將於2013年實施引擎規則的重大變革,更進一步縮減排氣量由2.4升V8減少為1.6升直列四缸,並將引擎轉速限制於12,000rpm,同時必須相容動能回收系統 (KERS) 與能源管理系統,讓F1賽車能夠朝向環保挺進。FIA表示,改採1.6升直列四缸引擎渦輪增壓引擎,將能有效減少油號達35%,並且維持與今日相同水平的性能表現。FIA表示,改採1.6升直列四缸引擎,將使引擎科技轉往高壓噴射的汽油引擎發展,引擎製造商們也表示,2013年採用的新引擎噴油嘴將會以約莫500bar的壓力注入燃油 (傳統汽油引擎大約是3.5bar) 。 WSMC的新政策同時也宣示了,自1989年起禁用的渦輪增壓技術,即將於2013年重返F1賽道。回顧渦輪增壓引擎於F1賽道上的輝煌歷史,1977年Renaullt首度投入搭載1.5升渦輪增壓引擎的賽車,投入眾多3.0升引擎環伺的競爭之中,並在1979年法國站首度以渦輪增壓賽車奪下分站冠軍。僅管當年各家所發展出的渦輪增壓引擎仍然存有引擎耐用度與渦輪遲滯等問題,不過超過600匹的最大馬力,以及1983年幾乎瓜分全年賽季頒獎台的局面,也一改先前Cosworth DFV V8自然進氣引擎所獨霸的局面。
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Williams、McLaren與Brabhams等車隊分別與Honda、Porsche與BMW等車廠合作,發展各自的1.5升渦輪增壓引擎,其中1986年Brabhams BT55賽車所搭載的的BMW M12/13引擎,在3.8bar的渦輪增壓器幫助下更以1.5升的排氣量壓榨出900匹以上的最大馬力,已勝於現今使用的2.4升V8自然進氣引擎,寫下渦輪增壓引擎在F1賽道上的輝煌時代。然而,1988年賽季結束之後,由於引擎動力過於強大,導致F1賽車變的日漸危險,在安全考量下FIA決定在1989年賽季開始禁用渦輪增壓,改為自然進氣引擎直到現今。
|
訂閱:
文章 (Atom)